1.《三京畫本》
2.《書迷-陳玉慧》
3.《流連歐洲咖啡館》
4.《天下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
5.《家變》
6.《平原》
7.《柏拉圖會飲篇》
8.《威尼斯的華麗性感帶》重讀
9.《小團圓》
10《放生》
11《單向街》
12《狂野寫作》
13《蘇菲的世界》上
14《蘇菲的世界》下
15《雙身》
16《戀人版中英詞典》觀看心得
17《臺北人》重讀
18《逆旅》重讀 觀看心得
19《與改變對話》
20《第一份禮物》
最近重讀一些書,不為什麼,就是想讀。《威尼斯的華麗性感帶》甚至拿起來朗誦,原因不外乎我看書太快,就算對文字有激情,也起於瞬間止於剎那,唯有透過朗讀而能放緩閱讀的腳步,作家郭強生也說,優美的文字,朗誦起來可以聽出韻律的美感。其實我也注重標點符號,標點符號也可以是裝飾,具有畫龍點睛之效,更代表文句真正的意旨。
《逆旅》在今年八月才看過,那時剛好是新舊工作等待銜接的空檔,每天可看完一本,當時讀完好生感動,對於我的夢想──到大陸自助旅行半年以上,似乎又跨進了一步。雖然這兩者之間看似毫無關聯,然而我依稀彷彿感覺到的,是海平面上那遙遠的那一邊,也有等待我去尋的夢。
幾乎寫作課中每一位老師,都要學員充分閱讀華文書籍,其中也幾乎被每一位老師欽點到的作家,有黃春明和白先勇,所以我重讀《臺北人》,並且,我把每一段大綱標示出來。晶晶老師說他當初了解小說的架構,是把每個小說剖析出來,一一拆解,如此才能得知建構出此文章的過程、手法和材料。
本月起我已不再報名試讀,在閱讀上也改採緩讀的方式,記得有次參加聯合文學舉辦的座談會,作家許榮哲說自己過去未出書前,尤其喜歡駱以軍的用字遣詞,因此將優美的句子騰在紙本上,每天睡前唸上一段,這方法我喜歡,而且我也找到想學習的風格作家了。
每月閱讀紀錄已持續一年多,我將閱讀心得,與書有關的雜文,胡言亂語於此,但願有朝一日再回首時,我是充滿了靦腆與疼惜童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