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KJL;L.JPG  

 

我很「ㄍㄧㄥ」,對自己要求也高,這樣的人不容易相處,因此,總以「燕雀焉知鴻鵠之志」聊以安慰。我也想,屈原投江、  王國維投湖自盡之前是否皆感慨:「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並意味著他們的堅持與期許竟如此孤獨難處於世。

 

對於寫作,我也有自己的堅持與孤獨。

 

 

P1120736.jpg

一年前仍如火如荼參與出版社試讀時,對於閱讀心得的書寫方式,我以自己的方式和風格起頭,再用自己的調性和用語結束。例如,我欣賞南方朔的書評,他過去曾在文章中提醒閱讀者,切忌見樹不見林,我便以他旁徵博引式的經典閱讀為宗旨,下筆前即萌生一個念頭:「如果他要寫這本書評或導讀,會怎麼寫?」

 

「如果他要寫這篇遊記,會怎麼寫?」這個他,如今則變成了我遊記書寫的模仿對象,劉克襄與村上春樹。劉克襄出了幾本書,都沒能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倒是他在中時部落格的一篇《馬公魚市http://blog.chinatimes.com/aves/archive/2011/09/11/929849.html》,開啟了我另一隻旅行的眼睛。村上春樹的書我則偏愛散文,像是《遠方的鼓聲》、《邊境‧近境》的書寫方式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有人說三毛的散文其實也是一種遊記,這樣的說法是可能的,如果小說可以用散文手法書寫,或散文也能寫得像小說,那麼遊記為何一定要寫得像報導文學呢?然而我的想法和嘗試成了一種冒險,結果是叫好不叫座。誠如當年我彷製南方朔方式寫作書評,被網友譏諷:「心得就心得,想說什麼就寫什麼,某人最喜歡旁徵博引,說一堆好像自己很有學問一樣。」當下我沒回應,免落得對號入座的口實,但心頭上實已對號入座了。

 

因此我很孤獨也很驕傲,因為我有詩人的堅持和期許。

 

 

closed old door.jpg 當文友在mail上通知我,新北市旅遊徵文活動的得獎新聞稿中特別提到我的文章時,心中的喜悅卻是比得獎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好友丁丁認為評審說我書寫碧潭記憶的方式給了一種新的啟發,因為我的用心被看見了…。這樣的小小事件其實算不了什麼,我也不認為那篇寫得特別好,然而,這小小的事件卻是我人生規劃上大大的一步。

 

2009年初離開了讓外人欽羡的上市公司,為的就是想找到真正的自己,一開始給自己三年時間,然而下決心的當下,三年的起點,卻完全不知道命運和興趣會將我帶到怎麼樣的地方,一切但憑直覺。瑪洛‧摩根在《曠野的聲音》中提到,通過考驗的唯一方法,就是面對考驗。原住民部落在沙漠中行走,遇到什麼生物就吃什麼,沒遇到就什麼也沒吃,吃多少才殺多少,絕不嗜食不噬殺,也不帶走任何贅物,誠然面對沙漠裡每一刻風景,勇於面對生命中每一個未知,不留戀也不幻想。

 

面對似有若無的蜚短流長,反觀自己走在文學路上,就像「真人部落」之於澳洲沙漠裡的行走,驕傲而孤獨。若再要附會一下目前的流行時尚用語,那便是─我沒時間討厭你。

 

新聞稿.JPG  

  

 

arrow
arrow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