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居筆記-余秋雨》
2.《流浪集 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舒國治》
3.《四十自述-胡適》
4.《台北市古城深度旅遊》
5.《城市的角落-陳秀琍》
6.《花蓮旅讀-陳旭盈》
7.《徬徨-魯迅》
8.《11元的鐵道旅行-劉克襄》
9.《曠野的聲音》
10《藍石頭-幾米》
11《雨天炎天》
12《我吃了一座城:反芻台北-廖之韻》
長久以來在尋找一種驚豔,一種孤美,好將文字間破碎的記憶重新排列組合一番,就像攝影師見獵心喜於美景。進入部落格世界即將屆滿三年,心情上有些畏縮,想逃避,就怕自己其實是虛度了這些時光,當初的雄心壯志時而灰飛煙滅,時而排山倒海而來,我在現實與理想間不斷拔河、度量、與掙扎。
方文山在《青花瓷》中一句:『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這「暈」字用得多好多恰當,就像王安石將「春風又到江南岸」改成「春風又綠江南岸」,這「綠」與「暈」是如此貼妥;作家李欣頻在《威尼斯的華麗性感帶》寫道:
花會謝,牆把繁華茂盛吸盡,
紅色不會褪。
白色蕾絲布樣的鐵門,
不必打開,
幸福就可以自由透氣。
不過再走兩步就到了貝碧之家的巷底,
這一路美得真是走投無路。
心情再壞,
只要上了色彩建城的布拉諾島,
整個人都彩暖了起來。
「這一路美得真是走投無路」,簡單的幾字怎能散發如此狂野又美麗的氛圍呢?
於是,我決定轉身出發,將一切欷噓留在腦後。
是該動身了。作家不也都這麼開始的嗎?背誦名人佳言錄,抄寫古人詩句,一切歸零。我把郭小櫓的書拿出來,《戀人版中英詞典》第一次閱讀時花了一個月時間,因為捨不得一口氣讀完,我逗留在書扉間,逐字細讀,逐句默誦,口中吐出的聲音傳送大腦,透過海馬體組裝拆卸,我全身浸淫在文字和婉溫柔中,如沐春風。一年後的現在,我終於拿出紙筆,逐字謄寫,好將它和她的情懷延續筆尖,就算花三個月甚至更久也無所謂。
近日參加徵文投稿,好不容易進入決選,最後卻功敗垂成,男友安慰:「所有文章,所有比賽,不都是興趣而已嗎?」一語驚醒夢中人,原來無形間我把獎金看重了,偏頗了自己的初衷。像上天還在遊說一般,寫文的此刻從周杰倫YouTube《青花瓷》轉到《稻香》,歌詞又叮囑著我:「笑一個吧,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讓自己快樂快樂這才叫做意義。」我是牧羊少年,在沙漠裡走迷了路,需要小熊星座指引。
他們說把靈魂放低一點,像魚潛入河裡,好看清世事變化。然後收集一些陽光,再多吃一些水草,當春天來臨時,我會奮力游用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