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140599.jpg  

1.《兒子的大玩偶-黃春明》

2.《帶著寫作的心去旅行》

3.《笑忘書》

4.《水城臺北-舒國治》

5.《在咖啡館遇見14個作家-唐諾》

6.《流浪者之歌》

7.《台灣土地。日本表情》

8.《命若琴弦-史鐵生小說精選集-史鐵生》

9.《張愛玲‧傾城之戀》

10《愛彈琴的安娜》

11《關於寫作:一隻鳥接著一隻鳥》

12《我心中的石頭鎮-郭小櫓》第二次閱讀

 

writer-fff.jpg  

我以為自己是石中劍故事裡的亞瑟王子,時機未到,還在經歷磨練。

認識二年多的網友『兔也』問我,為什麼不出書。出書?哪有這麼容易?細談之後才了解原來她說的是自費出書,自己編輯、自己企劃、自己出版、自己行銷。除了我所知道大文豪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是自費出版外,她還舉例作家吳若權的第一本書,琦君的第一本散文、以及王鼎鈞也曾自己出過書,這是趨勢與潮流,不需害羞或不好意思。

接下來我聽得瞠目結舌,原來,她也要自費出書,更甚的是,她女兒十年前唸國小,就自費出過圖文畫冊了。

 

或許是我過於執著,出書的觀念還停留在逛西門町被星探發現試鏡簽約成為林青霞的準則裡,又像驚見網路上寫的:「你還在苦等出版社賞識你這匹黑馬嗎?」每個字像是針對我而來,說得很直接。

誠然,如此客套的用詞是來自網路自費出書公司的slogan,但敲打「自費出書」四字所搜索到的資訊竟洋洋灑灑十多頁,當下非但震驚二字不足以形容我的心情,就連兒子兩個月前說的話還像當頭棒喝一般在我耳邊響起。

 

writers block.jpg  

今年兒子考上大學到高雄唸書,9月初我陪同南下找租處,雖然他目前只有19歲,但經歷卻與年輕時的我相彷,喜歡寫作、繪畫。他父親不讓他往這條路走,陰錯陽差胡里胡塗心不甘情不願的就唸了高商會計科,功課不頂好,投稿卻常得獎。我說,如果你未來不準備拿個會計師證照,不唸個國立大學會計系,全台灣不會有人想應徵高職男當會計的,所以鼓勵他無論如何要向他父親力爭。終於還算爭氣,他參加商科轉文科考試,拿到該系『文化發展事業系』第一志願的學校。所有人對這新興科系不甚了解,但喜歡文創和歷史,也喜歡考古與哲學的我,顧名思義的認知,竟與該校的宗旨相近:

結合臺灣傳統文化,開發各項文化相關產業,以培育推動文化建設工作的人力資源,運用數位科技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傳承與創新臺灣文化情懷。文化事業發展系前身是共同科的「國文組」,以國文之名,擔任文化薪傳的工作。如何行銷文化、傳播文化?進而創新文化呢?這是既嚴肅又富有意義的時代課題,也是新時代文化工作者的挑戰與使命。

升學管道/就業之路:數位文化創意產業/電子媒體(電視台、廣播電台)/平面媒體(報社、雜誌社)/出版界(出版社)/語文教育(國小、國中、補教)/社區營造(社區促進會)/文化觀光產業(觀光局、風景管理所)/地方文史工作室/廣告企劃(廣告公司)/文化專案企劃(企劃、設計公司)/文化社教單位(文化局、美術館、博物館、社教館)

 

writer.jpg  

和高出我一個頭的兒子走在許多年輕人的校園裡,頓時覺得自己也年輕了起來,應是夕照時間,南台灣仍是豔陽高掛,只是熱情退了點。

我笑稱:「如果時光可以重來,我多想唸這科系呀!當年我想進台中大里的青年高中電影電視科,因為它們會在三年級分組,我的目標是想學編劇,但那時歌星林慧萍太紅了,阿嬤以為我想當明星,就說我愛慕虛榮,怎麼樣都不同意。」

「是喔!」兒子淡漠的說。

「你太幸運了,有個明理的媽媽。」

兒子這時才露出真正的笑容。他趁機說:「我們『同人社』的朋友邀我一起出書,每個人平均出三萬元左右就可以。」

「出書?」我不解現代年輕人的想法,馬上拿出母親的權威:「出了書賣誰?」

見兒子不說話,我繼續:「如果有能力,出版社自然會來找你,幫你出錢幫你賣書。如果沒名氣又沒能力,就算把書送人,人家丟一邊還嫌累呢?」

兒子有些賭氣,接下來的校園走路,不再積極說話。

 

我傷了他嗎?或是我以自己所未理解的社會趨勢阻止了他的發展?就像當年母親以她不理解的觀念阻礙我人生的志趣以及未來一樣。網友又說,如果出書可以一圓自己的夢想,花個五萬、十萬,就能讓生命有意義,不是很好嗎?乍聽之下似乎很有道理。

 

我之所以用「乍聽」來解釋,是因為現下的自己還一直深陷在石中劍故事裡?或是出書對我而言實質意義並不大?網友鼓勵我自費出書,我非但沒有興奮得腎上腺素加快,反倒徒留許多心中的人生大哉問,卻不知如何啟蒙自己。

freelance-content-writer.jpg   

 

 

<<前往2011/11月份                              前往2011/09月份>>

arrow
arrow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