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陷阱與鐘擺》
2.《戀物人語-周芬伶》
3.《下午茶話題》
4.《沉默-遠藤周作》
5.《意外的旅伴-朱衣》
6.《大人的旅行記錄法》
7.《長路漫漫-非洲童兵回憶錄》
8.《流言-張愛玲》
9.《快樂王子》
10《愛的小故事-焦桐》
11《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
12《紙女孩》
13《人間好時節》
去年妹妹在花蓮開的咖啡店尚未結束營業,我陸續打包了近百本的書寄賣,當時她規劃出一小塊區域放置我的二手書,讓咖啡店客戶可以便宜的把書買回家,慢慢的,客戶只看不買,身為老闆的她也不好阻止,然而一邊用餐一邊看書,結局不用想也知道,我只好說:「隨緣吧!」客人隨便看,願意的,再隨便賣。
妹妹也愛看書,記得最後一次把許多珍愛的小說寄過去,裡頭有《失竊的孩子》、《魔鬼與普里姆小姐》、《一的力量》、《莫兒的門》、《巴別塔之犬》等等約二十多本,都是我預備永久收藏的,言明只借她看,不能放在店裡。
後來她的咖啡店收掉了,說這一堆書要寄還給我。那天下班時收到這三大箱的書,打開一看,竟當場傻眼。
準備寄賣的書,本就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早在預之中,反正任何餐廳書架上的雜誌或書籍,不是缺頁破損,就是污垢茶漬沾染了一片,然而我千叮嚀萬交代的小說,下場竟比圖書館公用閱覽的書籍還慘……。頓時心痛萬分,就像自己家的黃花大閨女下海遭人蹂躪了。有的書封裝釘處有即將斷裂的折痕、有些書本與書本黏在一起、有的書側被食物潑濺成黃褐色、也有的潮溼變形,怎麼樣都弄不平。
其實當下我真的很生氣,是瞬間火冒三丈的那種。同樣都是愛書人,怎麼如此不珍惜,更何況一再交代不公眾閱覽的。雖然我不是很認同有些人愛書成癡,連翻閱都小心輕慢,但起碼對書與所有人的尊重是必要的──原本想打電話到花蓮罵人,想想算了。
過去租在一間頂樓加蓋的小套房裡,書很多,屋很小,書架滿了只好靠牆疊放成堆,颱風天過後,我的書全完了。當時不知道牆角滲水,發現時書都乾了,每一頁全黏在一起。當時不能怨天,不能怪房東,只好告訴自己捨棄我執,如今,豈不成又是老天對我的考驗。
罷了!書這東西,買的時候很貴,轉手時一點都不值錢,真不知是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