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遺失的時間.jpg

7月,原是個汗流浹背的天氣,然而我對悶熱的不耐,竟在打開這本書的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驚心動魄加上噁心,隨著書上字句的描述,我的一顆心越來越沉重、越來越沉重…。

《我遺失的時間》說的是關於「多重人格分裂」的案例,作者理察‧貝爾醫師(M.D. Richard K. Baer)擅於挖掘悲慘童年對人們成長的巨大影響,他以自身的醫學知識幫助社會定義多重人格,比起同樣的著作《24個比利》,這本書讓我呼吸不順,甚至數度想闔上書本放棄,或許與主角凱倫同樣身為女人,她所受的虐待及遭遇,我不敢想像也不忍卒賭。

 

在中東地區,女性特徵是被歧視、折磨的,她們被男性施虐一代一代傳遞下去,變得理所當然合情合理,但《我遺失的時間》發生的地點是美國,在不可能的區域所發生的真實慘劇,我無法想像一個孩童被近親蹂躪,又被不認識的許許多多大人殘害之外,還要面對母親一次次的視若無睹,甚至責備她說謊。和《24個比利》相同,他們都是從小被性侵、恐嚇、毒打,以及羞辱的孩子,當心靈的痛苦與身體的荼毒排山倒海而來,卻苦不堪言無法逃避時,他們於是選擇剝離。

 

像靈魂出竅一樣。為了讓神識感受不到身體置於煉獄般的痛楚,每受一次重大的災難,便自動創造一個人格出來抵擋,這種可憐的小孩,無法自行了斷,又逃不開種種迫害,所以分裂出一個又一個不同的人物,甚至跑出來的人格又再自己創造另外一位受難者──這一切彷彿是他們唯一的出口,僅有的活路。

再來是心靈創傷。他們被灌輸自己是帶罪的觀念、不潔的、不美好的,甚至讓這些小孩以為別人受苦都是因為自己不好,於是習慣攬罪,習慣被鞭笞,因為他們認為唯有在痛苦中心靈才能得到救贖,得到解脫。有時他們也殘害自己,只為別人一個眼神或一句話。

 

沒有被愛過,所以無法去愛,包括不知道如何愛自己。他們往往在孩提時候便獨自面對大人世界的黑暗,這些孩子似乎有一個共通點,他們個性柔弱,不懂反抗。但也因為如此,所以潛意識自行創造一個叛逆、足以保護自己、或是對抗外來壓力的人格。

 

比起《24個比利》,這個案例單純許多,但卻令我渾身發毛不舒服,如果連美國都有這樣的情況,我堅信在台灣,在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有不知多少的小小心靈在哭泣,並且求助無門,這些不幸的孩子,怎麼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