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543忠臣逆子_封面_w400[1].JPG

 

作者:袁勁梅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20100724

土地餵養人們的不僅是身體,還有文化教育,甚至人生觀等思想上的集體認同,這些眾人所歸順的教條歷經長久以來的謀合,就成了我們口中的大河文明。

中國自古以來便以土地為本源,『人不親土親』、『落葉歸根』、『他鄉遇故知』、『離鄉背井』,早把人們對大地孺慕般的依戀形容得淋漓盡致。然而時代變遷免不了產生代代之間的隔膜,傳承自父母的價值觀經過外在環境洗禮後留下的少之又少,他們生根茁壯在與父母迥異的時空與環境,用自己對時局的體驗回匱於整個家國。

作者袁勁梅將〈忠臣逆子〉以戴家小姐的自敘方式,寫出大家族裡每一代不同的認知,曾祖父是前清戍邊功臣,祖父是辛亥革命志士,爸爸是共產革命鬥士,一生只盼加入共產黨,然而到了戴小姐時代,她替父親回絕入黨機會就將他火化,直到戴小姐離開自己祖國,在異域教養子女,才發現人人其實都是歷史的投影,上一輩口裡的忠貞成了下一代眼裡的愚昧,我族心裡的逆子們也成了兒孫輩的耳聞中的英雄。

在〈羅坎村〉一文裡說的是律法,但中國文化裡的法條不是白紙上的黑字,而是家庭與人際關係,甚至擴大至整個村里的輿論及思想方框。知青被下放到羅坎村,祠堂後的豬場於焉成了地方上的法庭,公正判案的會場,一切有理無理的事進到豬場,自有誇張和無力抗辯的判決,但過去調停的人事時地物,到了「海歸」時代,儼然成了攀親帶故的機會,羅坎村的過去就這麼成為新革命人士的墊腳石。

〈九九歸原〉、〈老康的哲學〉或是〈明天有多遠〉,袁勁梅同樣用極其諷刺的口吻烘托出中與西、新與舊之間不同的思潮,她刻意融入情節裡的對白讓故事生色不少,讀者如我,也從行文中解讀到美式的中國幽默,莞爾不已。

流動的光陰潮汐出時代巨浪,故事裡戴家的文明備受潮流趨勢所考驗,如同古老中國的封建與鎖國,被八國聯軍帶來的衝擊不得不解放,而歷史上幾經改朝換代的縮影,就像《忠臣逆子》書中的幾番戲謔,自娛也娛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