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別想擺脫書.jpg  

對愛書人來說,書是資產、是財富、是寶藏、更是自己的內心世界。這些人的特徵是喜歡看書、買書、借書和收藏書,而且永遠不嫌多,於是,書越堆越高,櫃子越買越大,即使無暇展讀,看著書背上的標題,彷彿已經擁有了古今中外和宇宙的一切世界;此外,他們也在故事間匍匐前進,一面臆測作者的人生,並套版在自己的生活中。

 

書與人類的歷史無法脫勾,書也是為了延續人類的思想而存在。《別想擺脫書》是由尚-菲利普..托納克引言,安伯托.艾可及尚-克洛德.卡里耶爾對談的書,記錄他們各自對書籍的熱愛、收藏,閱讀的觀點,也綜談書籍的歷史演變,甚至包括對新潮流載體──電子書的看法。從對話中,每位愛書人能夠找到與自己相彷的定位,也能參考各人不盡相似的見解,並因而得知閱讀的廣義認同。全書的章節除了有上述的單元內容,還包括了史錄記載中關於書籍的浩劫,電影與網絡對書的影響,宗教與書在人文上的軌跡,以及閒置在架上未曾研讀的好書。

 

2009年時參加陳逸華「青春流浪書人」〈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流浪者計畫」〉的分享活動,初期他在「流浪者計畫」甄選計劃中提到:『此次旅行計畫,我會深入探索大陸各城市主要的舊書集散市場,同時造訪舊書店經營業者與藏書家,瞭解書本來源與交易方式,解析閱讀與收藏的連結性,區分單純紙本閱讀與收藏家對書籍的主要著重點。』於是他從台灣到哈爾濱,輾轉到香港,三個月、十五個點、六千公里的舊書之旅,帶回了150公斤的二手書。

 

影片中陳逸華拜訪對岸許多知名的藏書家,有些低調不欲人知,有些名傳遐邇,他們相同的觀點,都非為了金錢,而是為了正宗的手稿或絕版書留下一門血脈,所以有人培養下一代繼續當收藏家,有人承諾百年之後捐贈所有藏書給政府或相關單位。從過去的羊皮卷或中國的竹帛,手工書或抄錄本,愛書人用盡各種理由與藉口達到收藏的目的,這樣的行為與珍藏古物並無二異,如果文字純粹代表的是人類思考的延伸,那麼電子書便是對載體戀物的反撲,雖然我並不贊同紙本書被取代,但在資源和節能的議題上,我們不得不向潮流歸順。

 

在我生活圈中喜歡看書的人不多,然而拜科技之賜,意外的在網路上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人,讓閱讀不再是一件獨樂的事,也不再是一件孤獨的事。又因為買書、賣書、租書與借書的行為,讓我興起了好書交換的念頭,因此這麼慎重又難以突破的事,便巧然的上演了。不管是拋磚引玉或是付出所引流的正面磁場,總之,當我割捨之後,得到的回饋竟是如此源源不絕,彷彿為寂寞的書找到了偌大的舞台,而階段性的割愛,讓我逐步體會禪意的「無勝於有」、「無便是有」。話又說回來,我們仍會不斷的購買、再購買,為的是看完之後換取更多的好書。

 

或許,現在與朋友間的好書交換,是為我將來夢想中的複合式二手書店鋪路,但是否真是如此,誰知道呢?書寫至此,竟讓我內心豁然開朗,做出一件重大的決定:接下來我準備好好整理整理,把所有收藏的作者親簽書,全部交換出去。換書,讓我了解捨與得;別想擺脫書,因為它建構了我一生的夢想和希望。它是我心中的一畝田、一顆種子、一個夢。

 

感謝皇冠出版社試讀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顏玲 的頭像
    顏玲

    7號哲學家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