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bee071d97e8e.jpg  

作者:珍妮特.費琪(Janet Fitch
譯者:蔡憫生
出版社:高寶書版
出版日期:20106

從前她以為自己只是沒有父親的單親家庭,未料12歲那年母親談了一場戀愛之後,她開始了生命的流浪。《白色夾竹桃》指的是母親,像是一株美麗而劇毒的花,兀自擁有獨特的個性美,用毒性防範別人採擷,以自己原有的樣貌孤獨的存活,不為誰而美麗。但事實上《白色夾竹桃》也同樣指她自己──雅絲卓。主角在母親的影響下,像缺乏奶水而飲鴆止渴的嬰孩,不知不覺間與毒素共生了。

 

關於家族或親情間的故事,是已經被寫老的話題,但我卻偏愛這一類型作品,例如《海神家族》、《孤獨,及其所創造的》、《父親的謊言》、《我的秘密河流》、《一刀未剪的童年》等等。大多初試啼聲作家的處女作,泰半取材於自己的人生或家族故事,《白色夾竹桃》的背景也不例外,雖然我們可以隨興猜測真實性與虛構之間的百分比,但不容置喙的,作者珍妮特‧費祺(Janet Fitch)哀怨的筆觸如歌之行板,敘說一段生命的鞭笞,跟著主角雅絲卓的成長腳步往前,發現回首的滋味竟是如此苦澀,像是柔軟的心被搗碎了,心疼卻又流不出眼淚。而事過境遷的今日,已無關痛癢,不涉喜樂,她,讓自己抽離成一個說故事的人。

 

人們之所以喜歡被擁抱,原來是從嬰兒時期便已開始,而且永遠也忘不了在母親子宮時的溫暖,所以人們渴望愛,奢求被關懷,祈盼世上有個無條件肯為我們付出的人。記得看《街頭日記》、《自由寫手的故事》時,不懂這些翹家導致吸毒、加入幫派、當雛妓的孩子,究竟生活出了什麼差錯,是父母遺棄他們,還是上天忘記他們,抑或他們拋離了自己?現在終於知道,愛,是溫暖的能量,是吸引磁粉的磁鐵,能將孤單的心緊緊吸附。

 

雅絲卓不曾有過父親,因此她想像能有一位愛母親,也“順便”愛她的男人走進生命,當母親因愛生恨而殺人,雅絲卓終於知道母親是枝只能遠觀不可褻玩的夾竹桃。於是,她開始在周遭尋覓不一樣的眼神,錯認能在中年男人的胯間找到親情,因此她輕忽性事而弄得傷痕累累。後來她也遺失了母愛──或說她其實擁有的只是淡漠的母愛。由於雅絲卓在輾轉的寄養家庭間刻意尋找類似親情的孺慕,尤其那些肯對她付出關注與存眷的人,是雅絲卓渺小漂泊心靈的避風港。於是,她開始依戀她們,也捍衛得之不易的私愛,然而接踵而來,竟是母親的妒恨及破壞,母女間的隔閡就此加劇,仇隙就此加深。

 

通常人們渴望得到認同,尤其是心中最在意的人,即使全世界為你高呼,你仍殷殷期盼那個人的肯定。因此雅絲卓潛意識中將所崇愛的女子與母親作比較;她也將自己的言行對照母親可能的舉止,她想傷害母親,因為母親輕忽她、不了解她,甚至離棄她,雅絲卓認為報復才能得到母親的注意。

 

天底下或許有不憂心自己子女的母親,但起碼雅絲卓的母親不是這樣的人,老早在家書中她就叮嚀過,不能為養父而躺下;她也曾要求雅絲卓適應孤獨,因為那是人的一部份,更別奢望找到一個能了解自己、能填補空虛的人;她又訓斥雅絲卓別親近妓女,因為那種溫柔是改變價值觀的砒霜;而柔弱的養母克萊兒自殺與母親一點關係也沒有,但雅絲卓的指控終歸是想讓母親為她一連串的失落負責。從12歲到18歲,雅絲卓在一個個不同環境的寄養家庭中求生,她之所以能熬過來,母親是幕後推手,因為雅絲卓在等待一個交代,一個母親欠她的交代。

 

我們從原生家庭遺傳的一切,不論是顯性或隱性,都能在日後被突顯出來。兩兩相比,雅絲卓與母親同樣有著韌性和自信、天份與美麗,她對異性之愛的浪漫也與母親如出一轍。雅絲卓其實也知道這一點,但畢竟人不能恨自己、討厭自己,故而她總在內心嘶吼著:「我是誰?」然後繼續批判母親的種種。

 

如果我們註定成為怎樣的人,那所將遭遇的人事物,便早已安排,這安排則養成了日後的我們。《白色夾竹桃》帶給讀者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美麗又抒情的文字,像一條涓涓河水,在瀏覽間用不經易的撫觸,緩緩風化著讀者的心靈深處,乍看平靜安詳,水行之處卻風強雨驟。又彷彿在畫布底圖繪製了一大叢白色夾竹桃,其上潑墨了主角的人生,大片恣灑,隨意點染,濃淡不一。這本書對親子之愛提出了大哉問,也對女孩成為女人時的不適寫得入木三分,母女之間的對立、妥協、猜忌、了解,都在書末雅絲卓的心靈告白中得到全然的救贖。

 

引用:http://blog.roodo.com/dali_novel/archives/12093449.html#comment-207710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顏玲 的頭像
    顏玲

    7號哲學家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