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分為二.jpg 


 

這是一本描述利比亞小孩,孤單又充滿政治色彩的童年,先聲明,我沒任何政治語言,然而真的感謝老天讓我出生在一個遠離暴動和戰亂的和平世代,甚至我一度以為世界竟如此美好,直到我看到了這本書,以及中東國家的史實。

 

作者希沙姆‧瑪塔爾,1970年誕生於紐約,正好是格達費發動政變驅逐國王的隔年,雖然本書是杜撰的故事,但藍圖總脫離不了當時政府清漱革命軍與反派份子的情節,不管是一言堂的時代背景,或是政權傾軋的的往事,透過作者詩性文字,讓讀者不難體認家國幸福和升斗小民的血脈相連。

 

的黎波里位於利比亞西北部沙漠的邊緣及地中海沿岸,九歲的蘇萊曼是個家境優渥的小男孩,從商的父親雖與他不算親密,但總還是獨子崇拜的偶像。它在利比亞的豔陽下與鄰居朋友一起過無憂無慮的生活,直到有天出差的爸爸出現在廣場,玩伴的父親被抓走之後,爸爸也離奇失蹤。他的世界從此變得陌生而且失控,對他來說,電話被監聽,甚至現場轉播摯友父親被絞死的畫面都無以為意,九歲孩子眼中,似懂非懂,禁書和反叛名單不過是生活中突如其來的混沌,只要可以拯救被關的爸爸,日子又能回到原有的幸福。

 

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的歷史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離經叛道與激進,對中東與非洲國家人民而言,生命裡總有難以擺脫的咒語,平凡似乎是他們無法實現的渴望。

 

作者筆觸細膩而深刻,字字句句流露出對回憶滿是痛苦的傳述,尤其書中形容主角滯留海外,以及家人無法出境的情感斷層最為真實,民族意識與心結,在異域的深夜與電話中最顯張狂,父喪歸不得的哀歌,也道盡了難以抹滅的悲鳴之情,然動亂的過往並非主訴的焦點,作者希沙姆‧瑪塔爾試圖從一瀉而出的筆風中讓世人知道,他建構了滿是濃烈的鄉愁,以及一分為二的過去,正是無法忘記的童年。本書在2007年獲不列顛國協作家首作獎,可見此書之立著功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