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八歲出門遠行》
2.《人生風景》第2次閱讀
3.《少女維特》
4.《月宮》
5.《文化苦旅》
6.《地下室手記》
7.《古都》-川端康成
8.《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9.《搖阿搖搖到外婆橋》
10《洗》
11《雪國》
12《蒙田隨筆》上卷
13《我.拋棄了的.女人》
14《世界城市散步學》
15《自己的房間》
先從閱讀與寫作談起吧。有幸生在前人努力過後的時代,否則女性閱讀是件難於登天的事,更遑論寫作,所謂女子無材便是德,自古以來中外皆然,並非中國古循的文化,無怪乎維吉尼亞‧吳爾芙要說:「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吳爾芙又說珍‧奧斯汀沒有自己的書房,所以必須待在客廳趁大家不注意時,偷偷拿出稿紙寫上幾句,經年累月才能完成一部作品,然而如果她有自己的房間,所寫出的作品是否將更為不一樣?
吳爾芙假想一位女性──莎士比亞的妹妹,茱蒂絲,與莎士比亞一樣才氣縱橫,卻苦無機會入學,只要偶爾偷看書,便被使喚做家事;偶爾寫幾頁文字,就得偷偷摸摸躲躲藏藏;前往戲院應徵演員,卻被嘲笑:「女人演戲都像小狗。」因此多位女性作家甚至隱瞞自己真實身份,以男子匿名發表著作,這些現象追根究底都是女性地位的不平等。
余秋雨在『風雨天一閣』中寫道:「嘉慶年間,寧波知府丘鐵卿的內侄女錢繡芸是一個酷愛詩書的姑娘,一心想要登天一閣讀點書,竟要知府作媒嫁給了範家。但她萬萬沒有想到,當自己成了范家媳婦之後還是不能登樓,一種說法是族規禁止婦女登樓,另一種說法是她所嫁的那一房范家後裔在當時已屬于旁支。反正錢繡芸沒有看到天一閣的任何一本書,鬱鬱而終。」由此可見錢繡芸即便願意用一生幸福換得飽覽群書也無法實現。
一直很羨慕在書店或小說出租店工作的人,腦海中也一直有個畫面──在滿室書牆的屋內閱讀,寫作。時代不一樣,女性的願望經過光陰的砥礪,終也能正大光明付諸實現。然正如許多女性作家所言,家庭、小孩,把婦女的寫作時間支解得零零碎碎。每天下班到家約八點,洗衣服,掃地拖地,靜下心來準備書寫時,或許又到了該休眠的時間了,我跟時間賽跑,勉強湊出幾篇網路文章。
前些天忽地有了新想法,何不開間屬於自己的租書店圓夢。把想法與朋友分享,他說我的行銷概念與某加盟店相似;把想法與妹妹分享,她說,妳都幾歲了,怎麼還在夢中沒清醒。像故意一般的巧合,隨機進到某位網友的部落格,發現原本開租書店的她把店收起來了。去年耳聞過,不曾在心底留意,如今她在部落格中說道,五年中不曾休息,每天工作18個小時,甚至在店裡打地鋪,最後仍然換得別人早已料到的結果,但她無怨無悔。她又說雖然下場不但是兩袖清風以及背負債務,可是在人生與夢想的旅程上不枉此行。
很驚心動魄的說法,也有點阿Q──或是其實想開書店的人骨子裡都有這麼點的傾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