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死亡的益處.jpg

作者:珍.賽佛博士

原文作者:Jeanne Safer, Ph.D.

譯者:謝靜雯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01日

米奇艾爾邦 (Mitch Albom)《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闡述的宗旨是,每個人的生命都連繫著另一個人的生命,互相牽連,教導對方同時也成長自己,每個人都是重要,而且獨一無二的。前幾年我經歷了一連串生命中最嚴重的失落,他們的生命彷彿在一夕之間蒸發,逝母、喪父、亡友、失去摯愛的狗女兒,最終我學習到的課題似乎本質也一致了,即生命是無常也不可預測的。既然本書附標題說的是『失去父母,是我們二度成長的機會』,我就以此當引言,認真看待生命中最不能承受的重。

 

佛教有個故事是這麼說的:有個婦人死了兒子,祈求佛陀讓他起死回生,佛陀答應婦人,但要她先到一家從沒死過人的家庭,找到這家門前的草給佛陀就可以救活兒子,婦人找了好久卻沒有找到,於是婦人這時才大悟,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必經之路,有生,自然就有死。37歲那年,58歲母親用二個月的時間告訴我,死亡是讓人恐懼的;然後38歲那年,父親用二天的時間告訴我,死亡是無聲無息的,若是如人們所說,中年是一生中用來修補父母關係最好的時機,那我肯定是被上天弄丟的名單。我的母親個性無俚頭,喜歡說笑,但是在她生病後沉默寡言,鬱鬱寡歡,封閉於自己的世界,在那短短二個月中不曾與我交談超過十句話,如果老天讓母親沒機會認識死亡,就直接下徵召令,那麼我在她身上看到的是死亡的可怖,對上天無言的抗議,以及無法與自己的生命和解。

 

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所謂的「面對死亡的五階段理論」:第一個階段是「否定和逃避」、第二個是「憤怒」、第三個階段「交易」,亦即跟自己信仰中的神利益交換、第四階段是「憂鬱」、第五個「接受」。電影《為巴比祈禱》雪歌妮薇佛因為兒子自殺,她逐漸一步步走過上述的五個心理階段,故事最終雪歌妮薇佛才了解兒子真正要傳達給她的訊息是什麼,於是她努力為同志人權發聲,成為最有名的人權鬥士之一。不管是面對死亡或看著親人死亡,二者其實都同樣在經歷上述五個階段,只是我的母親由於時間過短,她陷在第四階段中的「憂鬱」便以離世,她未完成的第五階段,竟導致身為子女的我卡在自己的第三與第四階段中,無法跳脫,我求助宗教、靈學、心理療癒以及夢的解析,夜以繼日頌經,迴向,以求她能放下,前往西方極樂世界──然而,是否因此再來一場人生的試煉,讓父親用二天的時間面對死亡,當成我人生的補考。

 

看過原著《納棺夫日記》的人,必定覺得《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拍得唯美絕頂,日本人一絲不茍的個性表現在劇情的鋪陳,張力有餘,說服力十足,故事中的大悟雖然逐漸身為資深納棺夫,但他對於死亡頂多只是慎重心誠,謹終追遠罷了,直到動手為自己的父親淨身的那一刻起,他的心牆才崩塌,才得以解開心靈枷鎖。《死亡的益處》作者說的沒錯,有些與父母相關的情感,通常在父母身後多年,子女才有足夠的勇氣承擔,像是揭開沉疴的傷疤,或像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以及用另一心情面對“單飛”的未來。

 

本書作者珍.賽佛博士(Jeanne Safer, Ph.D.)從四個方向詮釋父母在你身上留下的影響,這四點分別是:

1. 你從父母身上獲得的,而你想珍惜保留的是什麼?
2. 你父母擁有但你從未獲得,因而感到遺憾的是什麼?
3. 你從父母身上獲得,卻想摒棄的是什麼?
4. 你曾經需要,但父母無法提供的是什麼?

其實這四點終究不過是一句話:你在自己身上看見多少父母的影子。當我遇到問題時,總是自問,如果母親還在她會怎麼說;當我有困難無法解決時,總是祈求母親保佑我渡過難關;當闔家團聚的日子,我總想起大家圍著母親的那個家;相反的,這些年我卻從未想起父親,他與母親之間的愛恨深深影響著我,我正像作者珍.賽佛博士所說,母親的閨中密友,分享著她與父親的愛和痛。

 

有位宰相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有天,國王外出打獵,被花豹咬掉了半截小指頭,宰相知道微笑說:「少了一小塊肉總比少了一條命來得好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國王一聽,十分憤怒,說:「如果把你關進監獄,也是最好的安排?」宰相說:「如果是這樣,我也深信這是最好的安排。」國王勃然大怒,命侍衛立刻近前,把宰相抓出去關起來,後來,國王外出打獵被一支原始部落囚禁,正打算將他當祭品時,大祭司才發現國王的左手小指頭少了一半截,於是只好把國王放了。脫困的國王回宮,立刻叫人釋放宰相,一邊向宰相說:「真是一點也不錯,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連命都沒了。可是你無緣無故在監獄裏蹲了一個月,又怎麼說是最好的安排呢?」宰相說:「大王!如果我不是在監獄裏,那麼與您一起被抓的人,不是我還會有誰呢?等蠻人發現您不適合拿來祭祀時,我就會被丟進大鍋爐烹煮,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呀!」

 

人類是所有動物中唯一知道自己終將死亡的,但是人類卻也是最不願意面對死亡、接受死亡的,《與神對話》作者尼爾‧唐納‧沃許在《小靈魂與太陽》書中認為,世界發生的所有事情,並不能光從表面解讀,它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一切的「好」與「壞」,背後都是「光」和「愛」。

 

《死亡的益處》一書,於我真是感觸良多,珍.賽佛博士用自身經驗為死亡的目的作解答,她從感情、工作、婚姻、人生觀、個性等方面,一一提示父母在世時對子女的作用力,以及父母離開後子女跳出束縛的案例。這是真的,一如我所懂的,只是療傷止痛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如果人生是一連串不間斷的學習,相信總有那麼一天,當自己能夠面對死亡時,才是豁然開朗的一天。

 

引用:http://www.locuspublishing.com/blog/play/?p=8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