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看著兒子從少年變成人,龍應台發現她完全不了解兒子的內心世界,
新時代,新世界,新人類。
在封閉的兩代關係中,青年兒女的煩惱和中年父母的挫折,
有沒有一個可以打破沉默、開始溝通的窗口?』~~摘自《親愛的安德烈》網路簡介
我年紀真的不大,只是太早婚,
眼看再過幾年兒子就到安德烈的年齡,我卻還幻想有天能跟19歲的初戀情人巧遇,
我的意思是,我一直擁有年輕的心靈,
所以兒子老是說:很丟臉耶~~
我不太喜歡對小孩用說教的方式,雖然我文字的語調比較理論。
『對兒子高中時選填自願,我都是抱著「要想清楚,你自己的事自己負責。」的心態,
結果學測分數到不了公立學校的控制科,只好唸公立商科〈他老爸說不准唸私校〉,
而且還是會統科,老天,怎麼跟我一樣啊!
不過好處是他不會的可以問我,至少省了補習費。
現在要升高二了,問他:「覺得商科怎麼樣,有興趣嗎?」
「還不錯啦。」現在的孩子就是這調調。』~~摘自本BLOG“老媽陪審團”
記得當年高中時國文老師喜歡意識型態的文章,
所以我看龍應台的《野火集》、柏陽《醜陋的中國人》,
但其實我那時更喜歡古詩詞,把寂寞的十七歲少女情懷,
徜徉在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唯美詩句中,
升學這件事,根本抵不過同學家屋頂的舞會及對異性的好奇。
對於少年十五二十時應有的“情愫”,
當兒子沒有一樣不缺;當母親的沒有一樣不擔心,
這種臨屆弱冠之年的孩子,自認大到足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對於成人的世界已經迫不及待想一窺究竟,
任何事件都有自己一套想法與邏輯,“長大”這檔事,已經牢牢的抓住他們。
所以當孩子的朋友、心靈導師,成了瞭解孩子的不二法門。
我們都曾有過年輕飛揚的歲月,也都還記得背著父母做一些自認瘋狂的事,
他們探索這個世界,一如我們對未來的無知,
鼓勵和讚美勝過責罵與管束;
我們都曾經歷過,尤其是物資不豐盛的青澀年代,
孩子,走我們走過的路,
我們,希望他不要跌倒,
但是,他渴望學習錯誤與重新出發的勇氣,
所以,當家長的我們,放手吧!
靜靜的看他如何將自己從蛹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