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之死.jpg

作者:謝曉昀

出版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100201

這是一個關於心靈的故事。受過傷的心如何得到解藥,失落的心怎麼走出哀傷,遺忘真是唯一的救贖嗎?當我們撞得傷痕累累卻走不出心牢時,才發現是我們把自己鎖禁了。

 

員警發現安娜的屍體,前來認屍的二個女人──一位自稱是母親、一位自稱是姐姐,她們用各自的方式,讓員警感受到內心無法承擔的悲傷。這三人都有同樣的失親之痛,用十多年的時間在思念之海中呼救,無力上岸。

安娜的朋友──一位全身皮膚發膿潰爛的青年;及安娜的同學──一位父母疏於照顧,以致於放浪形骸的姊姊被姦殺的孤獨女孩。這二人都有同樣的命運考驗,用一生的時間在人性風暴中踽踽獨行,徬徨無助。

 

我們的心究竟能承受多少哀傷的重量?這五個人因為安娜之死而相識,也因為她的死才漸漸了解生命的真義,安娜的定位讓我想起《傷心咖啡店之歌》裡的海安,渴望生命自由及自我認同,他不理會別人的愛慕,如同安娜也從不認為自己能給身邊的人帶來希望一樣,他(或她)充滿對生存的迷惘,自我追尋竟成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作者謝曉昀在書中提到一個令人玩味的問題,如果我們能主宰別人生死時,怎麼決定一個人的善惡與獎懲。醫生杰姆職班時來了一對重傷的兄弟和擔憂的年邁母親,馬上又來了市長的兒子,因車禍不昏迷不醒,在兩難下他決定順從自己的良心,先搶救二位兄弟,市長的兒子卻因為延誤幾乎面臨腦死。然而事後得知該兄弟是警方追緝的殺人嫌犯,市長的兒子卻是長期在國外落後地區的駐守醫師,於是杰姆開始產生對生命的疑惑和愧疚。

 

我們習慣用外在行為界定人的良善與否,為善必旺、為惡必衰,但是僅用眼睛便真能判斷他人的是非嗎?《了凡四訓》中有一段中峰和尚的話:「善有真、有假;有端、有區;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句中的“無為”與“有為”,便是指人行善時的初衷,有目的或無目的,如果行善目的是為名為利為私益,那就是有為的善。

 

杰姆在不知情的第一時間決定搶救對象,是出於人類的濟弱扶傾心理,所以能理直氣壯於自己的選擇。但當他知道實情之後,便用了世俗眼光批判自己的行為,甚至用對象的〝對錯〞來否認自己純然的初衷。此外人類最容易犯的錯誤便是想要控制自己無法控制的,故而產生得失之心,醫生若真能掌握所有人的生命,那麼世上便沒有所謂的哀痛這回事。

 

心,是自己的宇宙,你可以將它無限放大,海天遼闊,你也能將它無限縮小,僅容得下悲傷。當不幸的事情發生,不管是責怪自己或責備他人,充其量都只是發洩情緒的行徑,背後真正的意義是潛意識裡對自己的埋怨,作者或許認為走出傷痛的方式是遺忘,但我總以為找到出口,原諒自己比原諒別人更加重要。

 

引用:http://blog.roodo.com/dali_novel/archives/1129059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