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9542.jpg  

艾倫‧狄波頓說:「照相機暗示我們,只要拍一張照,我們等於做完了所有功課。」這是我們忽略的一項大課題,於是我努力觀察一草一木,像個素描者,影像勾勒在心底。從八斗子油庫走一小段有椰子樹蔭的小坡徑,全景的綠瞬間映入眼簾,那樣的綠、那麼澄藍的天、那兒的豔陽、那般湛藍的海,頓時由不得屏氣凝神,初入境的我以為回到了故鄉屏東的龍磐公園。

的確忘憂。

從厓上往下看,海蝕平台上滿是戲潮人群,我們已忘了久旱未雨這件事,而水沫拍打堅石竟如此果毅,巨大的聲音彷彿是一種宣告,亙古恆遠。

然而走入凹壑,海浪聲不見了、人潮之語沒了、連自己心跳都輕輕悄悄,彷彿怕叨擾了寧靜,這片刻間竟得了一種空無的體會,瞬間的靜謐,瞬間的幸福。

IMG_9544.jpg

IMG_9548.jpg

IMG_9550.jpg

IMG_9551.jpg

IMG_9552.jpg  

艾倫‧狄波頓認為,我們不應當僅僅停留在「這片湖很美」的感覺,應該更積極問自己這片開闊的水面究竟吸引了我們什麼?又如果不用心觀察,當我們回到家後不會有什麼回味再三的感覺,而只是僅僅「走過一條很美的幽徑」。

當然,我也心底詢問千遍,柳宗元沒有相機,寫山水情趣《永州八記》時,描繪天海群山,放逐的心被深谷溪流舒展,而我們到郊外帶著3C商品,為了求得什麼?

雖然我沒把忘憂谷步道走完,直接來到末段的潮境公園,發現這又是山海共舞的另一樂章,和諧且不衝突。海岸邊浮淺的遊客享受著春江水暖的溫度,海風調戲著紙鳶,從頭到尾一節節撫弄擺動,藍天成了的它們的睡床。

潮境這名字取得好,不是潮岸也不是潮弄,友人說當二十多年前還是垃圾場時,他們就常到此抓魚補蟹,幼年印象被人造水泥取代,唯一不變的是戲潮人們的笑臉依然、海浪的節拍依然。

IMG_9569.jpg

     IMG_9574.jpg IMG_9580.jpg IMG_9582.jpg IMG_9584.jpg IMG_9587.jpg  

 

我們進到海洋科學博物館,漁村生活展覽模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不出死一家,欲出死一個」,這是男人的偉大,家庭幸福倚仗的賭注,無奈又黯然神傷。料不到,我在基隆海科館體會了生命的價值。

 IMG_9554.jpg IMG_9562.jpg IMG_9563.jpg IMG_9565.jpg IMG_956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