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_85

我坐在村口的田梗,把有慶放在腿上,一看到兒子我就忍不住哭,想來想去還是先瞞著家珍好,我把有慶放在田梗上,回到家裡偷拿了把鋤頭,再把有慶抱到我娘和我爹墳前,挖了一個坑。要埋有慶,我又捨不得了…。摘自~余華《活著》

 

余華的小說有骨有肉,有血有淚,他筆下的中低階層人物都能在幾次訪談記錄中窺見身影,即便有些讀者覺得故事太悲苦,不相信人生有這麼多災星降臨,但這些細微末節全來自於他童年印象及生活所見。

《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十八歲出門遠行》,背景都是大躍進、文革時期,人民因饑餓、鬥爭,而不斷衍生出的生離死別故事。電影《活著》由鞏俐主演,內容比小說溫馴多了,批鬥和饑饉的生活全都被輕描淡寫,相對主題也失味許多。

友人有位五十多歲的大陸老師(網路視頻教學老師),曾在大革命時期遭受囚禁,他不常提起這些往事,但每每說到傷心處便嘆息失語。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书影1  

《十個詞彙裡的中國》分別是人民、領袖、閱讀、寫作、魯迅、差距、革命、草根、山寨、忽悠。有些名詞讓我有所感觸,現在分述如下。

 

一、閱讀、寫作、魯迅

去年在博客認識了一些大陸網友,年紀多半與我相仿,有些人文學底子深厚,尤其世界文學名著讀得多,文筆高妙稱得上是專業寫手。不論男女,他們對於魯迅的著作如數家珍,可以用倒背如流形容,當時我一度納悶大陸為何如此推崇魯迅?再者,中國方面曾實行中華文化大破壞,又何以他們的當代作家也能寫出雋永的故事、動人的詩句?

原來毛澤東對魯迅倍感推崇,鬥爭時期,只要拿出「毛主席說過」或「魯迅先生說」,世事萬物皆可指鹿為馬,趨吉避凶。余華認為,當一個作家以及作品成為政治口號時,是對作者的傷害、讀者的不幸。魯迅短篇裡的《孔乙己》是我個人最愛的小故事,也是大陸文人不可不知的精典,可惜的是,這篇小說只能偶爾在台灣國中或高中學生指定暑期讀書心得書目中出現!

四人幫時期,余秋雨曾為了避禍,躋身在蔣介石的圖書館,深究經典,這是因禍得福。余華說,他童年識字、以及小腦袋瓜建構人生離情曲折的劇情,都是從文革大字報上學習得來,也因為那段時期的文化饑荒,造成文革之後托爾斯泰、狄更斯、巴爾扎克作品大肆轟動。至此,我才了解博客的同齡網友,何以比我更熟識許多大文豪。

 

1317450488_5  

國家指派余華為牙醫師,但他認為同酬不同工基礎下,在文化局工作的人最輕鬆愜意,因此他立志成為作家,投稿,然後被退稿,最終皇天不負苦心人。余華成為作家的初衷竟是如此,這也真是夠戲謔我們的了。

 

 

二、差距、草根、山寨

中國淘寶網,是近一、二年來對台灣經濟和景氣衝突最大的網路平台。根據媒體數據,台灣四分之一網路賣家是跟淘寶網批貨,每年對台吸金超過四百億元,已超過六十萬台灣人註冊帳號,甚至連農產品都打包空運來台。

顯然,這只是官方數字,有些店家乾脆直接到深圳或其他大城市批量議價,再以海運或更廉價的方式進貨,尤其除了傳統Skype外,只要有個QQ帳號或是阿里旺旺,就能與大陸廠家聯繫。但今天我的感受不在稅收,而在景氣和物價。

12358   

過去Made In Taiwan是質量差的同義詞,但後來中國商品入主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加上M型社會日趨明顯,傳統市場、購物中心、甚至百貨公司上萬元皮草大衣等…大量出現「產地:中國」等字樣後,Made In Taiwan又一躍成為高品質的代言詞。

當淘寶網賣家標榜著『假一賠十』,並不表示他賣的是真貨,中國日趨雄厚的經濟體系裡,山寨商品一直扮演著推波助瀾的重要角色,正如美國1989對台灣祭出「特別301條款」之前,台灣被譏為盜版王國一樣。

 

如今中國成為世界廉價的代工之地,台灣工廠尚存一口氣的就隨之轉移陣地,連一口氣都沒有的乾脆裁員歇業,於是我們的必需品絕大多數開始仰賴由中國輸入,溫水煮青蛙,久而久之,人們習慣以低單價購買不耐久的商品,然後又因為不耐用所以再次消費廉價商品,這般循環並週而復始。

去年,朋友聊天時表示,她從不買中國大陸製造的商品,我說:「妳能肯定自己所用的都不是來自對岸嗎?」當大型宮廷劇、「我是歌手」等節目影響著假日娛樂休閒時,未來手機藍海除了蘋果、韓國三星、國產HTC之外,連大陸手機小米2S都高姿態進軍台灣,試問,我們除了生活習慣,還有什麼是不被中國宰制?!

 

這是我所看到的兩岸差距。

《十個詞彙裡的中國》指的是中國時空裡的差距。

 

余華十來歲時仗著血氣方剛,和朋友恃強凌弱,逮到販賣油票的男子,男子為了怕油票被沒收,便死命抓住不鬆手,余華等人用磚頭砸爛他的拳頭,拿到血跡斑斑的證物後將他送審,原來男子為了籌措結婚的錢,全家半年沒吃到一滴油,其他四分之三的油票則是跟人借來的。

的確,余華寫的是暴力文學、血腥文學,卻也是懺悔文學。文章裡他說不知道這男子未來的日子要如何清償油票,因此他只能用故事撫慰傷者,鞭笞自己,悔過自懺。

ima12365ges  

 

由於改革開放,中國出現許多快速致富的人物(這樣的人物在《兄弟》一書中有提到),但貧困之人仍找不到解脫之道,於是造成嚴重貧富不均,另一方面,金錢操控著人們的價值觀,更大的差距於焉產生。當陸客來台觀光大肆血拼之際,中國仍有方寸之地的貧苦人家為了孩子吵著吃一根香蕉家破人亡。

 

就讀國中時,三民主義課文裡有句我一直忘不了的話:國父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當年十來歲的我一直期待這一天,期望榮耀加身,如今這一天來了,身在台灣的我,對此竟有說不出的無奈和嘆息。

1345087275-2786227778  

 延伸閱讀:

《兄弟》:http://yenling49707.pixnet.net/blog/post/33646780

 

 

arrow
arrow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