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佛陀.jpg

 

一直想到印度,除了看美麗的泰姬瑪哈陵、生死共存的恆河千年聖城瓦拉納西、還有佛陀初轉法輪的聖地鹿野苑。印度人口眾多,貧瘠,所以生不希奇,死不可惜,佛陀誕生在如此世界,教人超越生死,看破世間幻象。

我的舅舅是外婆唯一的兒子,他在退伍之後二十琅鐺歲就出家,緊接著外婆也剃度,因此我也自小皈依。從小一、小二印象開始,所謂“外婆橋”,是滿溢著暮鼓晨鐘、香火裊繞的地方,學生時代每到舅舅的佛寺,跟前跟後,問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怎麼區分?問觀世音菩薩到底是男是女?問彌勒佛是佛還是菩薩?問地藏王菩薩是否就是目蓮?小小年紀除了看課外書,更喜歡佛教故事,甚至曾經發願看完包括經(釋迦牟尼在世時的說教)、律(釋迦牟尼為信徒制定的儀軌)、論(佛教教理闡述)的《佛教大藏經》,現在想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或許在我們家族裡最具佛緣的是我,高中時外婆要母親決定我剃度讀佛學院,母親說她不能替我人生作主,因此我才有機會長大之後安然結婚生子,塵緣俗事,要放下、要捨得,豈是如此輕易。

 

『恐懼的聲音,在跟你低語些什麼?

恐懼用邏輯和理性,來跟你說話。

恐懼強占了,愛的語言。

恐懼告訴你:「我要讓你平安。」

愛說:「你本來平安。」』~~摘自超越恐懼選擇愛

在新時代系列的靈性叢書中,用愛與恐懼的角度,分別詮釋了心魔的無所不在;中國故事《杜子春》最後無法成仙,正立論了「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本書《凡人佛陀:從塵世到不朽的悟道之旅》作者狄帕克.喬普拉(Deepak Chopra) 正是用這樣的靈修學理,描述了世尊的成佛之道。

在作者序中提道:「他的名氣雖大,生平卻像是一個謎團。」的確在古印度當時不重視歷史年代的記錄,因此有些史實真偽並不可考,如果佛教經典能稱為“正史”,再加上近代學者的考證,佛陀終其一生傳教於恆河中游一帶,而唐三藏到佛陀出生地取經時,那裡已住黃種人,因此又有史學家認為釋迦族不是純種的雅利安人,甚至懷疑是蒙古或西藏的黃種人。

眼見不一定真,所有色界的物質必定幻化,又所謂「物質不滅定律」(或說「靈魂不滅定律」),因此佛陀要世人不執著,不執著就沒有恐懼,意即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此外世尊要凡人不固執於神祇偶像、不固執於佛法,於是才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由此觀之,當年佛陀便已知道所有愛恨情欲,皆起因於六根、六塵及六識。

佛陀的入世觀念起因於生老並死,所以才有所謂「四聖諦」(試讀p272 ),尤其苦諦就分成苦苦、壞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光這五苦足以說明世俗凡夫的貪嗔癡,而「八正道」更是持修的方式與手段。

 

本書《凡人佛陀》具備濃厚戲劇色彩,用史學或宗教立場評論也許太過嚴苛,但若以小說立意定錨,則可謂況味十足,豐沛鮮明,讓讀者有奔馳的想像空間,宛如一齣迪士尼《埃及王子》之佛教版。

作者喬普拉對自己的言論非常負責,書末的終曲及附錄二單元,替正信佛教說了入門概念,這正是在曲折情節的故事之後,備註了導引的途徑,以期說明佛教實質包括了歷史、哲學、心理學與神秘學的範疇。

 

我無意於此宣示佛法,然如何從塵世到不朽的悟道之旅,是條艱辛卻簡單之路──艱辛是因為必須放下,簡單也是因為放下。台灣本土耳熟能詳的宗派大師,如聖嚴和尚(和尚,實指德高望重之出家人 )、證嚴大師、星雲大師、海濤法師、淨空法師,皆年少即頓悟,我等冥頑之人,只能瞻仰大德無出其右。

世人對形而上學多半敬而遠之,但「業力」、「輪迴」觀念卻由大家所接受;此外佛陀一再闡述的「空」並不等於無,因此禪宗與公案故事,方能為人津津樂道。佛教亦用許多力氣說明世事的「無常」,懼怕它是因為我們的貪嗔癡,貪嗔癡則必須以「聞、思、修」與「戒、定、慧」防堵。因此戒律嚴謹出名的穆斯林教徒、弘揚「定靜安慮得」的儒家思想、與佛教所說的般若智慧,實則綜合了生命原貌,在在顯露了世人靈性追求的真諦。

 

 

延伸書目:《西藏生死書》─張老師文化、《佛教入門》─法鼓文化、《一個新世界》─方智、《與無常共處:108篇生活的智慧》─心靈工坊

 

引用:http://owlblog.pixnet.net/blog/post/2562053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