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的身影.jpg

大師的身影 In the Shadow of the Master

作者:麥可.康納利

譯者:朱孟勳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091016

老實說,愛倫坡的作品之前並沒看過,但他一生的故事,卻因某次機緣上網搜尋而引起我的注意,在此容我再次贅述:愛倫坡父母均為演員,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出生不久後父親便離家出走,兩歲時母親病故,三兄妹被不同的家庭領養。領養他的是一個煙草商,他曾進入西點軍校,但因不喜歡軍校刻板壓抑的生活,常常故意違反校規,甚至寫信諷刺他的養父,最終與養父關係惡劣而斷絕關係。他晚年孤獨貧困,終了酗酒無度,更道出:「上帝,救救我可憐的靈魂。」如此的嘶吼。林林總總都不是故事,而是他真實的人生。

 

首先愛倫坡酗酒,他也知道酒精給了勇氣和事後的悔恨,在《一桶阿蒙蒂亞度酒》中,弗度納托因為酒醉而讓自己失去危機意識,因而喪命;《黑貓》的故事更形容醉鬼的喪心病狂;在宿醉與清醒之間,正是良知與邪惡交戰的分野,因此《黑貓》、《威廉‧威爾森》、《告密的心》最終都逃不過良心的制裁;

此外愛倫坡也有一顆憤世嫉俗的心,在小說中用偽善的糖衣包裹著殘暴,初心的仁慈卻因喜怒無常而變得險惡猖狂,《黑貓》和《麗姬亞》便是這樣的一種矛盾;

用不客觀甚至獰笑的角度,敘述恐惶悚動的經歷,也是愛倫坡作品的特色,例如《一桶阿蒙蒂亞度酒》、《黑貓》、《威廉‧威爾森》、《告密的心》與《麗姬亞》,他先讓讀者融入主角非理性的瘋狂情緒中,在慢慢以詭譎的文字製造奸慝的氛圍,不論是否合乎邏輯,起碼愛倫坡已營造出「一根針掉地便足以嚇出心臟病」的恐怖氣息,尤其《麗姬亞》、《厄舍府的沒落》、《紅死病的面具》、《弗德馬先生案例的真相》,都俱備了恐怖小說的元素。

 

這本書《大師的身影》收錄的短篇中,最讓我感到驚恐的,應該算是《弗德馬先生案例的真相》,用催眠影射人死之後的靈魂被禁錮,或說求死不得且被騷擾的靈魂;最具推理色彩的則是《金甲蟲》。在愛倫坡的作品中不難發現,他擅於描繪內心偏執的變態現象,我把這點歸咎於他內心鬱悶無處剖白,現代許多驚悚電影的情節裡,都能看見愛倫坡小說的影子。

 

這本書除了節錄愛倫坡著名的作品之外,也收錄了美國推理協會的作家對他的小說心得。我們可以看出愛倫坡之所以偉大,並非他與生俱來發誓想成為怎麼樣的人,而是因為他短暫又頹喪的一生,寫出許多開創先河的文獻,彷彿把地獄的邪惡帶進筆尖,讓後人想忘記他也難。

 

個人認為童年影響人的一生是非常深遠的,內心世界如果找不到透光的窗門,鎖在心牢堡壘中那寂寥孤立的孩子,又怎能引頸期盼得到別人的寒暄與關懷,你說他們孤獨嗎?我說,豈止他們,你我不都一樣,端看如何抒發罷了,如果作家寫書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愛倫坡筆下一篇篇驚駭的故事,無疑也想向世人表述自己的存在。

 

 

引用:http://blog.roodo.com/dali_novel/archives/9960291.html#comment-199091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