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查令十字路84號.jpg 
 

自從《穿條紋衣的男孩》之後,我便喜歡上薄薄一本的書籍,如果挑逗的是文字本身,像含情脈脈的美女,光是曖昧的眼神便足以陶醉,不必開口就足以銷魂,哪需冗詞贅句,而這本《查令十字路84號》正是那麼的剛剛好,剛好夠你品茗芳醇,也剛好夠你微醺回味。

  

這本書入手是購買的方式,而不是先到圖書館借閱,原因無他,只因為「很便宜」,我就像作者海蓮‧漢芙一樣,不買沒看過的書~p44,所以它著實也違背了我的購書原則,然而許多愛書人將《查令十字路84號》奉為經典,無非是海蓮‧漢芙有太多與普羅讀者相同的習性,就連她提購的書單,我們都能在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這個真實的故事,起因於1949年美國作家海蓮‧漢芙寫信向英國書商購書開始,長達二十年的魚雁往返及友情,在如今十倍速的時代看來,是多麼珍貴與不可思議。當初因為戰爭,英國物資短缺,海蓮‧漢芙每每郵寄不算昂貴,卻充滿心意的食物,給隔著大西洋的「馬克與柯恩書店」全體員工、甚至鄰居,讓所有人都倍感溫馨。作者也因為貧窮無法如願到倫敦與書店朋友們會晤,直到英國方面出版這本《查令十字路84號》時,邀請海蓮‧漢芙,她才得以一償宿願。

 

二十年合該是1/3人生了,從中年到老年,或從孩童到少婦,這一路歷久彌堅的跨海情誼,不因時間空間而顯然風雨飄搖。反觀二十一世紀的現代,BBSE-MAILMSN、手機,透過網路光纖發達的科技,我們究竟用了多少心意在對方身上,又留了多少熱情灌注給友人,所有的關切都因為距離縮短,而變得空蕩蕩起來,似乎帶點冷漠才能讓出一些自己的私人空間?!

 

俗話說廣結善緣,海蓮‧漢芙付予了厚重的感情,不僅讓書店熠熠生輝,也繞周遭的人感染到不同凡響的滋潤,尤以友人用“妳的書店“來稱呼「馬克與柯恩書店」,足見這段叫人吟哦的歲月之歌,是如此鼓動愛書人膜拜般的嚮往─我也能擁有一家“我的書店”嗎?

 

雖然世事難料,店經理法蘭克才在報完平安不久之後過世,但是更多源源不絕的溫暖仍繼續支撐著不間斷的友情,我們如今歌頌,不是因為愛書,而是出於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