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vdsvb.jpg   

原文作者:Naseem Rakha
譯者:趙丕慧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29日

 

如果把世上每一個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讓你去選擇,你可能還是願意選擇自己原來的那一份。 ~~蘇格拉底

所謂幸福的家庭必須具備哪些條件?自詡為慈愛的父母者是否理當接納子女任何“缺憾”,即便那是羞愧不容啟齒的?如果任何苦痛都是上天給予的試煉,那麼這生命的缺角又怎麼找到解套的出口?身為家長的人,可曾試著真正了解自己的小孩?愛的聖召又能產生多大的包容力,甚至寧可自己跟著下地獄?

 

乍看之下,這是一個討論愛與寬恕的故事,然而揭開那層哀慟面紗之後,傾巢而出的是真愛V.S絕望、剝奪V.S給予、懺悔V.S脫罪,細究之時更增許多苦澀的同義詞。一個人的恨意有終點嗎?仇視可以完結嗎?是否「“恨”如刮骨鋼刀」,污衊掉人們寬容的胸襟,也啃蝕了人們美好的未來,善惡交界的邊陲,是誰矯情的以愛之名,叫賣了人們靈魂。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擊敗。~~海明威

溺愛兒子的母親艾琳某天接到電話,十五歲的兒子薛普被人殺害死在家中,所有線索一律指向闖空門的殺人強盜案件,然而被監禁的兇手不但沒有任何悔意,也不替自己辯護或說明,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意外,父親奈特、母親艾琳與妹妹布麗絲,全都籠罩在各自傷痛之中,以自己的方式舔舐巨大傷口。拖了十九年的時光,直到死刑令送達時,才揭發母親竟然長久與兇手通信,並從中學習到原諒與救贖,這場延宕多年的悲劇又該如何釐清是與非、度量罪與罰,母親應否挽救兇手的命運……?

 

 

人們可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受制於人,那錯不在命運,而是在我們自己。~~莎士比亞

初始的氛圍彷彿一腳踩進《蘇西的世界》那種無以名狀的深層抑鬱之中,隨著故事急轉直下,一道道剖析人性的枷鎖,躍入讀者視線。本書是文壇新秀娜欣‧拉克哈的第一本小說,她用告解式的獨白,把書中每位人物推向光線匯集的所在,赤裸裸的自我審判、自我懲戒、也自我癒合。雖然文字稱不上優美,但隨處可見作者娜欣擅長批判辯證,字字句句引誘讀者走向內心的嘶吼與交戰。

 

 

我將自己的影子拋在路上,因為我有一盞沒有點燃的明燈。~~泰戈爾

當死刑犯被預知刑囚時辰,也許是一種如釋重負,尤其當年艾琳對兇手丹尼爾說:「我是為了看你死而活著的。」字字聽來都是走向毀滅的路標,但真相是什麼?丹尼爾與薛普之間,竟有著外人所不知的情愫,任何犧牲都是承諾,為愛殉道也不足以洗滌這腥臭的感情,或許十九年真是煎熬,丹尼爾已等不及說再見。

 

 

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言19:11

全書中艾琳與牧師那段結論式的對話最為精彩,牧師說聖經上沒表明死刑是錯的,更不鼓勵艾琳搶救兇手丹尼爾,所謂上帝的恩典究竟為何?誠如牧師所言,悲劇的發生如果是一種示現,那就不能被冠上報復或儆告的意味。如同車諾比事件,任何"人為"的錯誤,必定是因人而起,但是失落與遺憾,絕對與上帝脫不了關係──只是我們必須知道,祂是否要透過件事告訴我們什麼、要我們學習什麼。

 

當艾琳從病毒般擴散的仇恨中甦醒時,她已然得到救贖,此刻身邊的人卻對她的寬恕棄之如蔽屣,彷彿原諒是一樁錯誤,是一種對死者的不敬,然而所有冠冕堂皇的說詞,無疑是一把無情的剃刀,再次將艾琳推回血泊之中。

 

 

孩子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劇是成人怕光明。~~柏拉圖

每個母親都用自己的方式愛孩子,每個母親也都以為自己很了解孩子,但事實通常並不如此,站在孩子的立場,他要的只是大人的認同和支持,鼓勵他去完成每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故事裡唯一沒有被擊倒的應該只有妹妹布麗絲,她點出母親自裁式的頹喪、也黏合自己生命中的鞭笞,她是一股除障的力量,幫助家人走出慘澹的低谷。

 

坦白說,我想寫的不止這些,娜欣‧拉克哈描述心情的轉折的確讓我深受感動,肺腑之言宛如醍醐灌頂,當命運考驗著我們的同時,它不也同樣審視著人性中天使和魔鬼的膽量嗎?

 

引用http://blog.roodo.com/dali_novel/archives/9303075.html<-->

 

哭泣的樹.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