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玩火的女孩.jpg 

Flickan som lekte med elden

作者:史迪格.拉森

原文作者:Stieg Larsson

譯者:顏湘如

出版社:寂寞

出版日期:20090724

 

在我小二時有次到同學家玩,同學偷偷說隔壁的大哥哥曾經摸她,因為當時年紀小,我傻乎乎問摸什麼?她不好意思把手臂抬到胸前,手指朝地下指著,我還是不懂,但也沒細問,然而長大之後我了解這正是所謂的猥褻。

 

曾在《龍紋身的女孩》心得中寫道:「故事中謎樣般少女莎蘭德的生長過去卻斷斷續續,是伏筆或是漏掉線頭的布匹?」原來作者史迪格.拉森(Stieg Larsson)一開始就打算在《玩火的女孩》中把故事兜攏,並且對莎蘭德的天賦與病症給予更完整的交代,史迪格也同前一本書裡一樣,先給讀者絮絮叨叨的線索,直到最後才將拼圖慢慢浮現。

 

不管哪一種理論,我都寧可相信人性本善,只要不受到壓抑和責備,他們應該是最原始,也最接近天性的一環,而我們的心靈,本就不該被制約。《千禧年》雜誌的撰稿人,還有一名律師在家中慘遭殺害,凶器上都是莎蘭德的指紋,而主角莉絲.莎蘭德天生有數理和邏輯能力,任何事物過目不忘,但是她有亞斯柏格症候群,人際關係無法妥善處理,甚至非黑即白的價值觀,也因不知自我保護的區域便是那灰色的模糊地帶,而多次使自己陷入困境以及瀕臨毀滅。

 

整起故事與《龍紋身的女孩》立意相同,作者著眼在性交易與婦女施暴案件,看得出作者擁有相當的正義感與滿腔熱血,尤其在處理複雜的親密關係上,更試著用挑戰世俗的手法,包括鹹濕的性關係和不堪的家庭暴力,令閱者讀來心驚膽跳。此外莎蘭德的性情,史迪格也刻意讓她處於正邪之間,游走黑白界線,讓人性的本源與道德枷鎖互相撕扯,這些都是本書較為極端的視覺觸感,大肆推翻許多乞討式的推理懸疑;至於文理的閱讀上,則像視覺的手,必須既大膽又小心的把毛線球抽絲剝繭,耐心尋找,再慢慢解套,倒吃甘蔗的甜味在故事最後越顯甘美。

 

再者片面斷定事件因果是愚蠢的,原初的動機應否被審視或忽略?莎蘭德的個性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果一切出於自衛時,社會用輿論評審嗎?或僅是法官的判決、歷史的建檔?今年6月恐嚇知名中醫師吳明珠的嫌犯竟是國稅局的稅務員,對於這類新聞我們不禁想問,社會賦予我們人身什麼樣的安全,以及什麼樣的制式價值認定?

 

如果沒有身份證明文件,沒有職階、沒有頭銜,又應如何評估一個人的善惡?我們用外在文明創造的各種佐證,來界定所有的人嗎?一如那天我進電梯時,一位陌生男子跟我說:

「妳是新搬來的吧,我住六樓,這邊每個住戶都認識我,我在xx公司工作!」

「……。」

 

引用網址:

 

http://blog.roodo.com/dali_novel/archives/9253325.html#comment-1950853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