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一如我常問的:假如生命只剩一個月,你打算怎麼過? 

現在我想反過來問:假如你愛的人只剩一個月,你打算怎麼面對? 

這是今年以來我認為最值得看的一本書,但是,它跟離職有什麼關係? 

每次辭去工作之後,許多當初互動愉快的同事,不見得會再跟我們聯絡, 

大家各忙各的,總是認為下次還有機會見面, 

其實,我們不認識“無常”這個傢伙。

  

 

  

一位在我之後離職的同事嫁到台北來,這之間我們見過一次面,

她曾在電話中說肝臟有問題,我當時上班很忙,沒細聽,沒關心,不以為意。

過了約一年,送走父親臨終之路後某天,接到她先生的電話,

她也走了,我無法相信,她那時33歲,小孩2歲。

她先生說自從她嫁到台北,很少跟朋友聯絡,尤其是南部的,

而我是她手機中唯一的南部朋友。

  

我悔恨,我不知道原來她當時已經住院,

我懊惱,我不知道原來她將我當成可以吐露心聲的朋友,

我難過,我不知道當初如果放下手邊的工作認真聽她說,

也許,她仍然會死,但我…,

我至今還在找藉口嗎?

  

 

 

面對死亡是一門人生最終的課題,處理悲慟也是我們會一再學習的測驗,

作者尤金做到了他的生命管理,即使在最後一刻。

我一直以為疼痛是讓靈魂離開身體的理由,但是從這本書中,

我瞭解了自己所害怕的東西──不是所以的死亡都會痛不可擋。

 

「我很幸運,還有3個月可活,有100天呢!」所以尤金認為,

「老想著再見從沒好處,“再見”延長的不是相聚,而是別離。」

至少讓彼此有時間面對和處理。

有時生者會對病人生氣,氣他為什麼生病,氣他為什麼說走就走,

生者不肯原諒病人,是因為他還沒處理好自己的心情,還無法接受這樣的安排,然而生命中要處理的經驗,總是要如期發酵,不是由我們決定要或不要。

 

 

『在人類所知的一切事物當中,

死亡或許是能發生在他們身上最棒的事…

然而他們卻畏懼死亡,

彷彿他們相當清楚死亡為邪惡之最。

但這不是一種可恥而無知的想法嗎?

以為我們知道自己並不知道的事。』~~蘇格拉底

 

作者提到了活在當下,當下的時時刻刻,是每一分每一秒的“臨在”,

我們有太多期盼和憂慮,有太多回憶與懊悔,

我們卻從不知,現在正是下一秒的過去。

『是此時此地的你,

讓宇宙神聖目的得以展開。

看看你有多重要!』~~《當下的力量》艾克哈特‧托勒

原來尤金在我所謂的“離職”那一刻起,就已經頓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